-
考研预报名开始!欢迎大家报考中国政法大学
-
1 项目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具有中央部委选调推荐资格的两所211院校之一;我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被誉为“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参与了自建校以来几乎国家的所有立法活动。
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根植于中国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以“培养具有政商智慧、法商思维、工商管理实践能力的新时代管理者”为使命,开创性地打造了“法商管理”为核心、“政法商”深度融合的独特MBA教育模式。本项目面向具有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国央企管理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跨国企业、民营企业及法律相关从业者。通过系统课程及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全球化视野,传授前沿政法商管理知识,构建起在复杂商业环境中精准决策、管控风险,并创造可持续价值的核心能力。
2 培养体系
中国政法大学MBA2026重构培养体系为“纵横精博”型培养体系,即纵深精修、横向博学。通过挖掘商学院自身优势资源,助力学生纵深精修商科专业技能;横向联合兄弟院系,以政商、法商、AI等多学科为抓手实现融合贯通,进一步拓宽知识维度与能力边界。体系以“合纵连横、强基助教”为支撑,培养时代所需、兼具政商智慧、法商理念、工商技能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商管理硕士采用学分制培养体系,涵盖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法商管理模块、政商管理模块、数字经济与AI管理模块、财务审计与合规管理模块、金融管理创新管理模块、国际商务管理模块、涉外法商管理模块、经管综合素养课程、实践教学与训练模块。
3 招生信息
(一)报考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 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含3年)工作经验的人员(2023年9月1日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
②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专科)毕业学历或本科结业后,达到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含5年)工作经验的人员(2021年9月1日以前获得毕业证书);
③ 获得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后有2年以上(含2年)工作经验的人员(2024年9月1日以前获得学位证书)。
(二)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每日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参加报名,按要求如实填写并提供真实材料。
网上确认:时间及具体要求以考生所选报考点通知或公告为准。
(三)考试流程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25年12月20日。
2.初试地点:详见所选报考点的通知公告。
3.初试科目:管理类综合能力、外国语【英语(二)或俄语或日语或外国语综合,考生报名时任选一科】,共计2门。
4.准考证:考生在考试前(考前10天左右)登录教育部研招网下载打印。
(二)复试
1.复试时间:2026年3月-4月(具体时间以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官网通知为准)。
2.复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综合素质。
复试具体要求详见我校后续公布的复试工作办法等相关通知(复试前另行公布)。
(三)加试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并参加复试的考生(高职高专学历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加试科目在复试前另行通知。
4 录取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坚持服务战略、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根据教育部下达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
5 项目信息
6 奖助学金
学校根据有关规定,为全日制硕士生提供助学金、奖学金等。非全日制硕士生享受奖学金等,不享受助学金。
有关奖助学金的详细信息,请查询学生工作部网站“研究生工作-奖助学金”栏目(xsc.cupl.edu.cn)、研究生院网站(yjsy.cupl.edu.cn)及MBA中心网站。
7 学历颁发与学位授予
凡在规定年限内修满规定学分,完成硕士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的学员,经学校审核批准后,颁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中国政法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如入选法商管理创新培养实验班并完成相应考核,可额外获得经济法硕士学位证书。
8 说明
本说明中如有内容与教育部或学校最新政策相冲突,我们将按照最新政策及规定执行。
内容来源中国政法大学MBA教育中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