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师范大学2026年工商管理硕士(MBA)招生简章
-
东北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大学,研究生教育历史悠久、实力雄厚。学校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世界史、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6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19位。有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世界史、细胞生物学、生态学5个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学位中心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类学科6个(其中A+学科1个)、B类学科15个。
东北师范大学MBA项目于2009年7月正式获批,2011年10月进入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会资助的“中国MBA师资开发及办学能力建设计划”,2013年获批成为吉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东北师范大学MBA因项目迅速成长,成为培养高素质管理人才的重点院校。
培养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MBA教育以培养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为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和东北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秉持“以道谋功、以德立人”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创造管理新知、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发展”为使命,依托东北师范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学科资源,培养具有卓越领导力、国际化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型管理者。东北师范大学MBA通过运用前沿管理理论、工具及方法,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具备复杂场景的应变能力,恰当运用管理理论解决组织管理问题。
培养特色
(1)商德世范。依托学校鲜明的师范教育特色和强大的人文学科背景, 积极探索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艺术学、历史学等学科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着重培养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品德。整合东北师范大学多学科资源,开设系列人文素养课程。 (2)实践导向。东北师范大学MBA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坚持管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统一,管理思想与管理工具的结合。通过企业参访、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同时,项目还拥有一定数量的校外产学研基地和行业导师队伍,创办“商道”系列讲座,打造校企交流平台。 (3)区域引领。以服务东北振兴和新型工业化转型为目标,针对东北区域经济特点和企业需求,设计具有地域特色的MBA课程体系。与当地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合作开发教学案例,为东北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4)终身教育。开展个人提升、家庭成长和社会责任系列讲座。东北师范大学 MBA 项目在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学校最具优势的人文德育教育资源,将MBA 教育从阶段化、个人化的商科教育,向终身学习和家庭成长升级转型。
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政治觉悟高、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2.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获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者,应具有3年或以上工作经验(须于2023年9月1日前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者,应具有2年或以上工作经验(须于2024年9月1日前毕业);同等学力考生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并提交进修学校出具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英、日、俄)考试成绩达到425分及以上(外语专业考生不做此项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须于2021年9月1日前毕业);境外获得学历者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注:报考条件最终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东北师范大学招生简章为准。
入学考试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管理类联考,包含英语二、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由教育部指定考试大纲。复试--管理案例分析、政治理论(笔试)、英语(面试)、综合能力(面试)。加试--同等学力考生须加试《管理学》、《战略管理》,跨学科考生无需加试。
其他说明
学业年限:学制2年,最长修业年限6年。学费:总额5.8万元/人,开学后按年度分两次缴纳。学习方式:周末及节假日线下授课。学历证书及学位证书授予: 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和学位授予相关规定,对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东北师范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案规定内容的学员,颁发学历证书并授予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
招生人数
2026年招生人数以研究生院公布的招生目录为准,最终录取人数以复试拟录取名单为准。
奖学金
奖学金奖励标准:按照一志愿考生初试国家联考分数排名,同分数可共同获得奖励,并不占据下一阶段名额。加分考生以实际联考分数参与奖学金排名。
奖学金实施条件:
考生被我校MBA录取并缴纳当年学费后,按批次发放上述奖励。
报考流程及重要时间提醒
内容来源东北师范大学MBA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