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录取那些"线" | 国家线、A/B线、自划线、院线、录取线到底啥意思?
-
全国统考初试结束了,很多同学关心成绩如何?能不能过线啊?会不会被刷?还有一些同学不明白什么是国家线?是不是过了国家线就能读研?AB线是什么线?自划线、院线、录取线又都是什么线?这里小章君给大家讲明白这些线的作用和意义,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顺利上岸!
1
考研国家线
教育部依据研究生培养目标,结合年度招生计划、生源情况及总体初试成绩情况,确定考生进入复试及能否参与调剂的基本要求标准。国家线是《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中规定的分数线,包括应试专业科目总分要求和单科分数要求,这就是所说的考研国家基本线。考研其实有很多或明或暗的基本线,但最重要的莫过于国家线,这是决定今年是否失败的一条线。没有过线,那么今年就基本没机会录取;过线,就有复试、调剂的机会。
考研成绩要求都要过线,包括总分过线,单科分数过线。以下是MBA近五年国家线总分和单科线。
一般院校复试基本要求都是以国家线为准,但也有大家熟知的34所自划线院校,这些院校以国家线为基础,自己划定复试要求,所以对于报考自划线院校的同学,需要依据的是你报考院校的要求。
2
A/B线
教育部根据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教育水平等,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分为两类,分别为一区和二区。一区为教育强省,有较多的教育资源,名校也较为集中;二区一般教育稍弱,相对竞争较小。
按照一区、二区制定并公布参加全国统考和联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报考地处一区、二区招生单位的考生,分别为A类考生和B类考生,与之对应的就是A区线与B区线了。A区分数线最高,其次是B区,这两类地区的分数线通常会相差2~10分。一般过了国家线就可以进行调剂,但不同院校会有不同要求。调剂时,部分专业可以A区调剂到B区院校,但B区院校不能调剂到A区院校。
A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3
自划线
全国有34所自划线院校,这些院校不用国家线作为刷选标准,而是以国家线为基准,重新划线。自划线通常较国家线高,也会有部分院校会低于国家线。34所自划线院校会根据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自行划线,筛选更为优秀的考生进入复试。
4
院校线
院校线可以理解为各大招生院校的复试资格线,只有过了这条线才有资格继续复试,进而录取。一般院线是根据院校专业生源余额,结合国家线确定的,是真正的复试资格线。简单地说,国家线是录取资格线,院线是参加复试资格线。也就是说,国家线决定能否有资格读研,院校线决定能否进所报考院校的复试。所以,通过了国家线且通过院线的同学,全力准备复试;通过了国家线但未通过院线的同学准备调剂;如果未通过国家线的同学,可以早早准备二战或者另做规划。
5
专业录取线
录取线一般是指每年各专业实际录取的最低分数,可以用自己的分数做对比,以此来衡量是否有可能被拟录取。由于专业有热门冷门之分,所以每个专业的录取都会自然形成录取最高分和录取最低分,通常将某个专业的录取最低分数称之为专业录取分数线。专业线即该专业录取的最低分。过了院线可以进入到复试的同学,可以参考往年的专业录取线,衡量自己被录取的把握是大还是小。与专业录取线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的同学,一定记得要复试调剂两手抓,准备复试的同时早早收集备选调剂院校信息和申请准备,防止复试被刷后准备调剂时所能选择的院校机会已经不多。
6
关于几种线的作用
① 国家线:决定考研失败还是有机会进入复试调剂。
② A/B线:决定了考研上岸or有机会调剂B区or二战。
③ 专业学科线:决定你能否参加调剂。
④ 院校线:决定你能否进入报考院校的复试。
⑤ 专业录取线:衡量你录取的可能性的大小。
了解了这些“线”的含义和作用,
你是否对自己的考研形势更加清晰了呢?
品逸华章复试辅导课程和咨询服务,
将助你高效备考、从容上岸!
欢迎联系小章君,
一起迈向成功的最后一公里!
-
推荐阅读